《匠心埃美柯》第一集 制伞社里有一粒金属种子

1954年6月5日。从灵桥东侧羊行巷29号传出一阵鞭炮声,半个宁波城都听见了。
 
街坊邻居走出弄堂,好奇地议论:这是谁家办喜事呀?介闹热!木炭硫磺混合着纸粉的烟雾很快散去,一个身着解放服干部模样的人当街站定,大着喉咙宣布:宁波市制伞生产合作社成立啦!
 
工厂办在弄堂里,满弄堂人都觉得稀奇。穿解放服的人叫王善芳,对邻居们叽叽喳喳的议论他并不理会。他还有好多事要做呢。
 
这是个激情飞扬的年代,每天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。
 
一个月前,市手工业管理局局长把王善芳叫到办公室,给他分配了一个任务:把散落在城乡的制伞匠召集起来,成立一个合作社。
 
伞这个雨具在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,尤其在多雨的江南,家家必备。因为普及,制伞匠哪儿都有,制伞技术各有千秋,也不算啥要紧技术。没有作过细考,猜测伞匠在宁波该有上千年历史了吧?
 
制伞是小手艺,做不得排场,在家里前店后厂加工出售都算是规模经营了,多数一副担子走街串巷吆喝,专事修伞。历史上,制伞修伞都是一家一户的自由手艺人,他们早就散漫惯了。现在要把他们召集起来,这里头事情不少哩。局长清楚王善芳心里头在想什么,他再次给王善芳做工作,把手工业改造的意义、路径、办法又说了一遍。
 
上年宁波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。先搞公私合营,最终实现全部国营(含地方国营),这段时间最大的经济,也是最大的政治。仅仅一年时间,全市30个行业、近300户私营批发商都接受了改造。源康布店、升阳泰商场、楼茂记食品有限公司、冯存仁堂药店、状元楼菜馆等一批老大名特商号经过改造,重新恢复营业,新成立的第一百货商店等企业也加入了城市经济,一时间百业兴旺。那些世世代代走街串巷的手艺人,那些前店后厂的加工作坊,都不能再无组织无纪律地游荡逍遥了。总之,五匠四坊百工百业要组织起来,要合并同类项。办法很简单,把几个几十个手艺人集中到一起,联合起来办企业。
 
当此之际,中国的百年乱世刚刚结束,国家在千疮百孔的底子上百废待兴。新政权要走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。这条前所未有的道路,在经济领域就是全面实行公有国营和集体化。这是苏联计划经济在短短三十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,给中国共产党展示的前景,是一本可直接拿来学习的教科书。
 
1950年代,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以新方式高速度在各个领域迅猛展开。王善芳清楚手工业成立合作社是大势所趋。接受了任务,他就四处打听散落在全市角落伞匠们的下落。从5月份开始筹建,马不停蹄一个月奔走下来,找到了19名个体伞匠。
 
王善芳给他们讲合作社、工业化、统一标准、流水作业、质量统检、统购统销。面对新名词新做派,面对扑面而来的新事物,大家伙充满了好奇。既然是政府号召咱们办合作社,那就办。成功在于尝试嘛,干!这是一群并不知晓工业更不知道什么叫工业化的手艺人,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这一步迈出去,下一步会踩在哪里,更不要说将会趟开一条什么道路了。
 
历史不是按照后来的脚本上演的,它有自己的逻辑。
 
说干就干。每人付四十元钱入社费。再向银行借些资金作为经营资本。他们在灵桥东羊行巷找到几间避风遮雨的房子做场地,接着买进布匹、毛竹等原辅材料。牌子挂出去那天,呼啦来了许多人,大家放了几挂鞭炮,噼噼啪啪热闹了一番,宣告合作社成立了。合作社成立后,几个制伞匠人做起了师傅,带着七八十号对制伞半生半熟的人,拉开架势干了起来,就这样,制伞生产合作社就开始生产油布伞了。
 
宁波有史以来第一家合作化工业式制伞企业就此诞生。
 
王善芳当社主任,半脱产,既抓供产销业务又负责行政,每天忙得团团转。合作社白手起家,条件简陋。说是企业,其实就是几十号人从家里带来吱呀作响的竹椅,拿来铁丝钳子剪子啥的凑在了一起,根本谈不上设备,更遑论机器。为方便大伙儿生活,社里办了小食堂,说是食堂,却没有桌子凳子,大家中午休息不回家,把自带的饭蒸蒸,门槛石阶随便一坐便吃了起来。那时合作社没有劳保,工资凭计件,社员病了,还带病坚持工作。
 
老社员都是苦日子里熬过来的人,整天埋头苦干,很踏实。他们知道一丝一缕来之不易,所以非常注意节约点滴,那怕是一根纱线掉在地上,也舍不得扫掉,要把它捡起来利用。
 
关于上世纪50年代成立的这家宁波制伞生产合作社,即使是经历者,现在能讲清楚的,也就是一个轮廓。历史虽不久远,但也毕竟是60年前的事情了。又没有太多的文字、图片或者图表档案可以稽查,亲历者也大多故去,几位在世的都是耄耋老人,只能依稀忆起从前旧事的大概,至于那时宁波市面上的伞有多少类型,有多少需求量,一把伞的成本多少赚多少钱,这些经济账就太模糊了。
 
眨眼间就到了1954年的11月,成立刚刚半年的合作社就遇上了一件大事——与宁波第二制伞生产合作社合并。
 
这是一次突击式的合并,至于怎样的过程,无需太多调研论证,那时的人都很听话,上面只要发了一句话,下面就立刻付诸行动,利落地合并了。
 
这是一件虽不重大却意义非凡的事情。仿佛注入了某种基因,从此开启了一个魔力十足的程式。这家诞生于弄堂的手工作坊,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,不停地变化庞大,无数次上演核聚变式的魔幻组合,而每一次的变化都带来了体量的增长和质量的嬗变。
 
一叶小舟冲向了大海,梦幻旅程就这样拉开了序幕。

Copyright © 2004-2011 DEDECMS. 织梦科技 版权所有